学员重走红军路。
在陪伴式和体验式教学中感受精神力量
井冈山革命斗争虽然只有两年零四个月,八角楼上的如豆灯光、朱德挑粮的扁担、黄洋界威震敌胆的炮火……一个个历史片断成了红色中国的永恒经典。井冈山的各大红色培训机构充分利用井冈山的宝贵红色资源,并使之活起来,让历史走出了教科书,在老前辈的讲述中、在红军后代的回忆中、在客家老表的山歌中复活。
8月24日,“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互动教学课在江西干部学院举行,来自中航工业成都发动机集团公司的学员们流着眼泪听完了这堂课。课上曾志的孙子石金龙所讲述的请求奶奶曾志帮助解决“农转非”遭拒的故事,还有曾志“死后不开追悼会,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我想,这样做,才真正做到节约不铺张……”的遗嘱让学员们感动不已。
江西干部学院副院长汪光华介绍,江西干部学院相继开发了互动教学、红色拓展训练、红色故事会、激情教学、案例教学、专题教学、体验式教学、音像教学、红歌会等多种教学形式,将32处革命遗址变成现场教学课堂,成功研发了四大品牌课程。比如,互动教学、红色故事会等课程注重挖掘本土真实的史实和故事,邀请本土典型或代表人物与学员交流互动,用真人、真事把历史“讲活”。又如,将拓展训练的理念引入体验式教学之中,学员统一着红军服、穿草鞋、背土枪,模拟当年红军作战的场景,体验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井冈山,参加红色培训的学员普遍反映培训形式灵活、手段新颖。江西干部学院将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做成一个个案例,如“三湾改编”、“黄洋界保卫战”等;在教学中,教员充分尊重学员,让学员共同参与案例剖析,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展示了学员的学识和认知水平,使他们学有所长。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员与老师在共同成长。“和学员们在一起,我不是老师,而是与学员一起学习感受井冈山精神的陪伴者。”该学院教员叶婧对井冈山独创的“陪伴教学”有很深的感受。
在培训中收获人生的态度成功的方法
“很多人上井冈山参加红色培训之前,往往抱着怀疑的态度:能在井冈山学到什么?在工作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但培训结束后,学员们都感到收获满满。”汪光华介绍,到井冈山参加红色培训的学员,在课程设计的带领下,在革命烈士陵园思索如何拥有有质量的人生;走一次挑粮小道,可以体验到对待人生、对待工作的态度,要不抛弃、不放弃;在介绍井冈山革命斗争史时,中国共产党当时在看不到曙光的时候,如何找到了发展的方法,学员在这里可以学到成功的方法。
因此,来井冈山培训的不仅仅是党员干部,还有很多企业家,甚至有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学员。“针对不同的学员、不同的培训需求,我们在课程上将选修课和必修课相结合。”汪光华说,在课程上针对不同学员的不同需求设计课程,如对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学员,就讲述井冈山精神对中华民族的救亡意义,探索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深层次原因和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对于这个时代和个人又有怎样的意义。如此灵活的安排使得井冈山红色培训的受众更为广泛。
“很多企业家觉得参加红色培训很有收获。”到井冈山红色大本营培训中心培训的学员更多的来自企业界,该中心主任马越告诉记者,参加培训的学员无论掌控着多大的资产、管理着多少员工,都穿着红军服装、按红军的要求行动、执行红军的纪律、开展红军的工作,执行各种任务。如建立红色任务总指挥部,把红旗插上黄洋界、编队与整训进行纪律维护、进行鼓舞动员开展队伍的文化建设、穿越敌占区、到街上买菜做饭展现军民鱼水情、奔赴会师点,其间设置了不同的挑战让他们完成。企业家参与的热情很高,都能高质量地完成任务。通过独特的课程培训,可以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增加凝聚力、提高创新力,提炼出更多的管理方法,体会如何将企业做强做大、如何创业等等。
井冈山的红色培训正是通过既有共性化也有个性化的课程设置,打造出中国版的领导学教科书,成为中国红色培训的引领者。